一周4天火鍋,患上口腔癌
專家提醒:口腔潰瘍經久不愈,要及時就醫(yī)
揚子晚報訊(通訊員 朱諾 記者 呂彥霖)火鍋是不少人的最愛,濃烈香料帶來的豐富口感和熱辣滾燙的滿足感讓人欲罷不能。王女士(化姓)就是火鍋愛好者之一,一周甚至能吃上4天。然而近期,她口腔里長出了許多“小白斑”。開始以為是辛辣刺激吃多了,導致口腔潰瘍,但“潰瘍”久治不愈,反復生長。王女士來到南京市第二醫(yī)院尋求幫助,誰知一查,“口腔潰瘍”竟是口腔癌。
記者了解到,到院時,王女士舌、頰、上腭等有多處白斑,像粗糙的“白紙片”。南京市第二醫(yī)院腫瘤二科主任徐瀚峰介紹,火鍋濃湯的溫度可高達120多℃,而我們口腔一般耐受的溫度在60℃以下。吃火鍋時,很容易燙傷口腔黏膜。此外,火鍋中含有大量辛辣刺激的調味料,也會對口腔黏膜產生刺激。在燙和辣的反復刺激下,口腔黏膜會發(fā)生增生,進而呈現出白斑。“口腔黏膜白斑屬于癌前病變,如果白斑出現在舌腹(舌頭背面)、口底、軟腭部、口角的頰三角區(qū)這幾個危險區(qū)域,癌變的幾率更高,大約超過50%的患者會轉化為口腔癌!
另外,黏膜在刺激下還會增厚,這樣對熱和辛辣的刺激會越來越不敏感,人越來越不怕燙、辣,從而吃得更燙、更辣,形成惡性循環(huán)。
徐瀚峰介紹,病區(qū)里每年收治近百例口腔癌的患者。這些患者口腔癌的發(fā)生不僅與吃火鍋有關,還有多種其他因素!氨热,男性患者長期吸煙、經常喝酒等等,都是比較明顯的誘因。另外,長期吃檳榔也是口腔癌的高發(fā)因素。檳榔中的檳榔堿是明確的致癌物質。一些地區(qū)有喜食檳榔的飲食習慣,當地的口腔癌發(fā)病率就明顯高一些!
口腔潰瘍十分常見,但一般都可以在1~3周內自愈。而口腔癌導致的潰瘍,不僅會經久不愈,甚至還會越長越大、越長越多,常常會出現疼痛、出血、局部腫塊。專家提醒,如果口腔潰瘍反復發(fā)生、經久不愈,一定要及時到醫(yī)院診治,避免貽誤病情。
同時,保持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,戒煙限酒、少食用燙食、避免嚼食檳榔,均衡營養(yǎng),注意保持口腔清潔。如果家族中有口腔癌患者,要定期進行口腔檢查,預防疾病的發(fā)生。
責任編輯:王雨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