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(wǎng)北京3月12日電(記者 郎朗)最近,年輕演員的演技又引發(fā)了熱議。
之前是《獵冰》里的姚安娜,現(xiàn)在是號稱“幫助藝員訓練演技,體悟角色內(nèi)核”的綜藝《無限超越班》里的一眾演員,又誕生了“名場面”。
朱梓驍、向佐的表演讓評委面露難色,紀凌塵表演方式帶來的生理不適,讓觀眾不知道是該心疼臺上跟他搭戲的演員,還是心疼自己。
圖為紀凌塵(右)和寧靜對戲。來源截圖
向佐的回應(yīng)是:因為家里的關(guān)系,自己沒有演戲的空間,但自己很努力,閉關(guān)練功了七年不看手機。
原本是模特出身的紀凌塵說:“跨界從不意味著捷徑,而是百倍的付出和千倍的努力。”
種種事放在一起,剛好折射出了內(nèi)娛的一大怪相:一邊是演員不停輸出自己的不易,包括寫了多少字小傳、有沒有用替身、經(jīng)過了多少訓練、為角色犧牲了什么……
但另一邊是觀眾的不買賬。表演生硬、尷尬、浮夸、套路成為演技吐槽高頻詞。
那么,觀眾需要什么樣的演員呢?
第一是基本功。眾所周知,表演需要演員通過肢體、表情、聲音等來塑造角色,傳遞情緒,聲臺形表都是最基礎(chǔ)的。
前段時間,有網(wǎng)友將很多劇剪輯到一起,抹掉字幕,對比不同演員的臺詞功底。一些觀眾這才發(fā)現(xiàn),原來有的演員即便沒有字幕也能聽得清,而有的人則口齒含混不清,更別提指望他們傳遞情感了。
對一個演員來說,連最基本的東西都把持不住,怎么能有牢固穩(wěn)定的輸出和創(chuàng)新呢?
其次,演員是為角色服務(wù)的。無論是怎樣的臉,觀眾期待的是在這張臉上看到故事,能勾勒出生動的生活和更具體的處境,投射出某種關(guān)照,引起人們的共鳴。
《甄嬛傳》里沈眉莊去世后甄嬛的幾次哭戲,之所以一遍遍被大家翻出來稱贊,就是因為那張臉在好看之外,調(diào)動了人們最樸素的情感,每個投入看劇的人都會感受到甄嬛悲痛的層次遞進。
表演指導經(jīng)驗豐富的演員劉天池曾在接受采訪時說:“演員的終點,是以角色的名義在戲里生活起來!边@就要求演員真正生活過,而不是體驗幾天某種職業(yè)或場景,就敢說自己為角色做了準備。
《繁花》居高不下的討論度里,有很多話題都是跟演員成為角色有關(guān)。辛芷蕾學了兩年舞蹈課才明白“李李”為何風情萬種,唐嫣整整三年活在“汪小姐”的世界里。
著名演員呂中在給年輕演員上課時說過:“不能抽象地看一個人,而是要放到具體的生活中去!
現(xiàn)在演員的隊伍越來越壯大,出色的演員卻不常見。我們不否認觀眾會因為美麗的臉而多一些寬容,但隨著大家的分辨能力和審美標準越來越強、越來越高,演員如果不拿作品說話、沒有有說服力的角色,這份寬容的天花板也是肉眼可見的。(完)
責任編輯:王雨蜻